钢贸市场面临经营危机 据了解,2013年之前,即墨市共有两大钢贸市场——闽龙钢材市场和福信来钢材城,分别成立于2007年和2010年,并分别设立闽发、福信来两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近年来,由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不少钢贸商陷入巨亏,这两家钢贸市场也未能幸免,不断有商户跑路或倒闭,越来越多的代偿开始出现,钢贸市场和担保公司经营逐步陷入困境。 “商户遭遇困境,银行也在抽贷,担保公司和市场受到连锁波及。有些企业贷款没到期,就被抽贷。”原闽龙钢材市场负责人说。 “2013年上半年,个别银行因商户贷款逾期,对福信来钢材城及担保公司提起诉讼,当时260家商户共欠债3亿元。”原福信来国际钢材城负责人孙广才介绍说。 “如不及时应对,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他银行跟风起诉,整个市场和担保公司资产将被全面冻结,破产在所难免。一旦破产,将造成人员失业、银行资产损失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将对全市金融稳定和区域经济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即墨市金融办主任黄祖栋介绍说。 积极扶持与鼓励创新并重 据孙广才介绍,2013年上半年,针对个别银行因商户贷款逾期对福信来钢材城及福信来担保公司提起诉讼的情况,即墨市金融办一方面积极与相关银行进行对接,说明利害关系,最终说服银行撤诉。同时,积极协调其他债权银行不起诉、不抽贷。另一方面,积极帮助福信来钢贸市场谋划下一步发展思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3年下半年,在筹措了足够的资金后,福信来担保公司代偿了其所担保的市场商户的所有贷款。同时,成功引进青岛东方鼎信实业公司,与钢材市场合资建设东方鼎信国际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实现了生死边缘徘徊之后的成功转型。 “一方面,正面引导金融机构对暂时存在困难的企业予以必要支持,不单方面采取极端行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积极改革创新,谋划新思路,推动市场转型升级。”黄祖栋介绍说。 |